药品名称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通用名称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英文名称
Valsartan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主要成份
每片含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单一药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性状
本品为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规格
7片
用法用量
.当用缬沙坦单一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时,用氢氯噻嗪25mg每日一次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发生低血钾时,可改用本品(含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每次片每日一次在服药2-4周内可达到最大的抗高血压疗效。
2.对于轻至中度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轻至中度肝功能衰竭(非胆管性无胆汁淤积)的患者不需要调整
不良反应
在共包括1570名病人的两项对照临床试验中,730名病人接受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的联合应用,报道的不良事件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道,胃肠道。
禁忌
1.对本品中的任一成分或磺胺衍生物过敏。
2.妊娠(见妊娠和哺乳)。
3.严重的肝脏衰竭,胆汁性肝硬化或胆汁淤积。
4.严重的肾脏衰竭肌,肝清除率。
注意事项
1.对本品中的任一成分或磺胺衍生物过敏。
2.妊娠(见妊娠和哺乳)
3.严重的肝脏衰竭,胆汁性肝硬化或胆汁淤积。
4.严重的肾脏衰竭(肌肝清除率<30ml/min)或无尿。
5.难治性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或高钙血症行货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或尿酸结石病史)。
药物相互作用
1.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AT)II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的作用与AT1受体亚型,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比与AT2受体的亲和力强20000倍。AT1受体亚型介导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反应,AT2受体亚型与心血管作用无关,缬沙坦对AT1受体没有部分激动剂的活性。
2.缬沙坦不抑制ACE(又名激肽酶II),此酶使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且降解缓激肽。缬沙坦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不引起缓激肽和P物质的潴留,故不易引起咳嗽。比较缬沙坦与ACE抑制剂的临床实验证实,缬沙坦组干咳的发生率(2.6%)显著低于ACE抑制剂组(7.9%)(P<0.05)。在一项对曾接受ACE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干咳症状的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缬沙坦组、利尿剂组、ACEI组分别有19.5%、19.0%、68.5%患者出现咳嗽(P<0.05)。在对临床试验中,用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的病人咳嗽的发生率为2.9%。缬沙坦对其他已知的在心血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受体或离子通道无影响。
缬沙坦在降低升高的血压,不影响心率。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在长期治疗中,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得以维持。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显著地增强缬沙坦的降压作用。
突然终止缬沙坦治疗,不引起高血压“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缬沙坦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空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或尿酸水平。
2.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部位是远曲小管近端。研究表明,在肾皮质存在着高亲和力的受体,其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结合部位和作用部位,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氯化钠转运。噻嗪类作用方式为抑制钠和氯离子的共转运,竞争氯离子作用部位能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这将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并间接减少血浆容积,继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分泌和钾排泄,使血清钾降低。因为肾素-醛固酮系统是血管紧张素II依赖性的,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与噻嗪类利尿剂相关的钾丢失。
3.由于无证据显示缬沙坦和氢氯噻嗪之间具有任何相互作用, 因此未对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进行致突变、诱裂性及致癌性的试验。但是分别对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进行的致突变诱裂性及致癌性的试验均显示阴性结果。
药理毒理
1.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AT)II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的作用与AT1受体亚型,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比与AT2受体的亲和力强20000倍。AT1受体亚型介导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反应,AT2受体亚型与心血管作用无关,缬沙坦对AT1受体没有部分激动剂的活性。
2.缬沙坦不抑制ACE(又名激肽酶II),此酶使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且降解缓激肽。缬沙坦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不引起缓激肽和P物质的潴留,故不易引起咳嗽。比较缬沙坦与ACE抑制剂的临床实验证实,缬沙坦组干咳的发生率(2.6%)显著低于ACE抑制剂组(7.9%)(P<0.05)。在一项对曾接受ACE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干咳症状的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缬沙坦组、利尿剂组、ACEI组分别有19.5%、19.0%、68.5%患者出现咳嗽(P<0.05)。在对临床试验中,用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的病人咳嗽的发生率为2.9%。缬沙坦对其他已知的在心血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受体或离子通道无影响。
缬沙坦在降低升高的血压,不影响心率。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在长期治疗中,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得以维持。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显著地增强缬沙坦的降压作用。
突然终止缬沙坦治疗,不引起高血压“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缬沙坦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空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或尿酸水平。
2.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部位是远曲小管近端。研究表明,在肾皮质存在着高亲和力的受体,其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结合部位和作用部位,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氯化钠转运。噻嗪类作用方式为抑制钠和氯离子的共转运,竞争氯离子作用部位能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这将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并间接减少血浆容积,继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分泌和钾排泄,使血清钾降低。因为肾素-醛固酮系统是血管紧张素II依赖性的,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与噻嗪类利尿剂相关的钾丢失。
3.由于无证据显示缬沙坦和氢氯噻嗪之间具有任何相互作用, 因此未对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进行致突变、诱裂性及致癌性的试验。但是分别对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进行的致突变诱裂性及致癌性的试验均显示阴性结果。
贮藏
密封
包装
盒
有效期
24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233071